
发布日期:2025-07-05 21:14 点击次数:166
2025 年 7 月 1 日上午 10 时 22 分,31 岁的机长李某某因工作纠纷,将同事黄某(男,52 岁)、李某(男,47 岁)扎伤后跳楼身亡,尽管黄某、李某经送医救治无生命危险,但这起事件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却久久难以消散。
很难想象:机厂捅伤了领导后跳楼身亡的起因竟然是劳动争议,这个事的槽点很多,但首先明确的是,这是一起劳动争议,而不是什么杀父夺妻的大仇,起因是机长的资质考核没有通过,也就是类似于我们普通单位的绩效考核,一个绩效考核问题至于玩儿命吗?还是里面有什么巨大不公,把年轻有为的机长逼到了绝路?
据了解,此次“工作纠纷” 的核心在于南航吉林分公司与李机长在飞行员技术排查结果上的严重分歧。民航局出于飞行安全的谨慎考量,对民航飞行员开展资质考核,李机长这位已身为 C 类机长、单飞机长的业内精英,却意外未能通过此次考核,被判定为不合格。一份流出的排查报告明确指出,李机长存在通讯失效程序掌握不准确、驾驶舱门电子锁密码不准确等问题,基于此,给出的处理方案极为严苛:需进行系统性全面培训,理论考核后,降为 Z 类机长,还得完成航线运行至少 50 个小时、4 个起落后,再次进行航线监督,只有成功通过,才能恢复原资质运行。
而被捅的领导中竟然有一位是工会主席,又让人有槽可吐了:发生劳动争议时,工会不是代表劳动者权益的一方吗,这可好,工会主席成了被劳动者砍杀的对象,感觉里边太魔幻了,南航的工会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第三,这种事情发生在机厂身上,也让人倒吸一口冷气,一个抱有死志的机长,如果正当值驾机,谁能保证他不会一时冲动,而冲动有时就是一瞬间的事,难怪有网友吐槽越来越不敢坐飞机了!中国民航领域一向重视航空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教育,但此次事件竟因为绩效考核引起了一死两伤的结果!到底是机长的心理素质太差,还是有更多不为人所知的内情?
巧合的是,就6月份,南航另一名李姓飞行员在网上实名举报南航领导,称自己因不擅长人情世故,拒绝配合不合理要求,便遭到“技术检查报复”,被领导 “穿小鞋”,遭遇多次停飞。尽管南航迅速发布情况说明,坚称该飞行员举报内容不实,但一个机长不惜以自毁前程为代价进行实名举报,如今又紧接着发生李机长的悲剧事件,这不得不让公众心生更多疑虑:南航公司的飞行员管理为什么屡起争议?更值得担忧的是,这种情况仅是个别公司独有,还是业内的普遍问题?
事实是,对于可能对公共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航空企业,内部管理的公平公义更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管理一旦忽视公义,往往会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员工刺激很大!当他们感受到企业管理中存在偏袒、不公时,工作积极性与忠诚度将大幅下降。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影响身心健康,更可能导致操作失误等安全隐患,甚至心理失衡引发人为的灾难事故。
而从企业层面来看,缺乏公平公义的管理文化,将会使得内部矛盾加剧,人才流失严重。优秀员工因看不到发展希望而选择离开,企业将面临人才断层的危机,同时负面事件的传播也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与社会声誉,影响市场竞争力。放眼整个航空行业,若类似事件频发,将动摇公众对航空运输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信任,阻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反观那些在行业内备受赞誉、发展稳健的航空企业,无一不将公平公义视为管理的核心准则。例如新加坡航空,其建立了完善且透明的考核晋升体系,所有员工的评估结果都基于客观的量化指标与多方评价,确保每个岗位的人员都能得到公正对待;同时,企业设立了畅通的员工申诉渠道,当员工对考核结果或管理决策存在异议时,能够迅速得到回应与合理解决。这种公平公正的管理模式,不仅让员工感受到尊重与信任,激发了工作热情与创造力,也使得企业能够吸引并留住顶尖人才,在全球航空市场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这起南航机长悲剧事件,是一场令人扼腕叹息的人间惨剧,更是对整个航空行业所有企业的深刻警示。聪明的公司应该从这起事件中吸取教训,正视劳动争议背后隐藏的问题,重视以公平公义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和谐、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